[精選文章] 出國實用網站分享
由於我們服務非常多的海外婚紗拍攝的新人,因此為了方便新人在規劃他們的出國旅程,這次我們編寫了一篇我們出國最常查詢的旅遊相關網站。這也是開啟自助旅行一凱始最方便的好朋友。文章中提到的網站幾乎都是跨國的大平台,因此到世界各地基本上都通用。
[ 機票搜尋 ]
– Skyscanner
簡易心得:Skyscanner 是我最常用的搜尋機票票價網站,但隨著這平台規模越來越大,反而開始會搜尋不到一些航空公司的機票。因此在後來我都會多加比較幾個不同的平台價錢。
– Gotogate
簡易心得:這個平台擁有一些 Skysacnner 沒有的廠商,因此有時候你來搜尋這個平台可以找到很驚喜的機票組合。但平均來說同樣的路線 Skysacnner 比較容易搜尋到比較便宜的機票組合,不過我還是都會來這個網站再確認看看。
– momondo
簡易心得:也是不錯的機票搜尋平台。
– 各大航空公司官網
簡易心得:航空公司官網賣的票價通常會比你網路上查得到的旅行社票價或是組合機票票價來得貴。因此如果你的行程非常確定的話,通常不太需要透過官網來購買。不過如果你的行程有可能變更、取消,由於官網購買的機票根據我的經驗退票跟改期都是最簡單、手續費也不高,一些機票平台買到特別便宜的機票,有些退票改票條款都非常嚴格,這點需要特別注意一下。
– 各國國內航空
簡易心得:各國國家內的境內航空如果是熱門城市的話,上面的平台基本上都搜尋的到機票。但有些國家的城市飛城市的班機如果搜尋不到的話,你就要從那國家的首都去搜尋那個國家的境內航空公司來找機票。通常會需要這樣做的機率不高。
[ 住宿搜尋 ]
– booking.com
簡易心得:booking.com 應該是全球最大的住宿搜尋平台,也因此搜尋這裡幾乎都找得到住宿,不過相對來說也比較貴就是。同樣很類似的平台 Hotel.com 我自己幾乎就很少用,我有比較過房源在同一個地區來說 booking 還是比較多,但如果有時候你在 booking 上找不到可以上 hotel.com 找找看。
– Airbnb
簡易心得:Airbnb 是令我又愛又恨的地方,因為我出國已經習慣住整棟民宿型的住宿,民宿在 booking 的房源往往都很少,但是 Airbnb 上卻很多。Airbnb 的最主要缺點就是你很難知道會住到怎樣的房子,以及房東的人怎麼樣,而且房東是可以退你房間的( Airbnb 會給你一筆額外的退款)。簡單來說,Airbnb 的住宿風險高,但費用通常較低。而 Airbnb 你的訂房不像是住一般飯店一樣,離開前你都要替房東整理好家裡,然後妳的 Check in 方式也要在抵達前跟房東聯繫好用怎樣的方式進入。
[ 租車搜尋 ]
– Rentalcars
簡易心得:這也是一個全球的租車平台,因此基本上都租的到車,但我也覺得這是最貴的平台了。租車的部分我個人最建議你要先上網搜尋當地的租車平台,像是沖繩你找 OTS(相對貴但有中文服務),冰島可以透過官方旅遊網頁 Guide to Iceland,北歐可以找 Orbitz,都可以便宜不少。如果你怕麻煩的話 Rentalcars 還是不錯,有一些特別偏僻的地方這平台還是有車,很厲害的。
[ 當地資訊 ]
– tripadvisor
簡易心得:trip advisor 其實不用多介紹,最早我都是透過這平台找吃的,後來他景點與相關旅遊資訊也都做的蠻齊全的。但因為商業化到一個程度之後,就是會有比較多灌水的評價等等的,因此 tirpadvisor 有時候踩雷的機率是不低拉。只是在怎樣說你挑一個高評分的餐廳風險也會比你完全不知道去哪邊吃來的好一些。
– yelp
簡易心得:雖然全球還是 trip advisor 是最常見的,但有這麼一說美國當地人都比較喜歡用 yelp 這個平台。透過美國的友人介紹這平台的評價相對來說比較真實,不過由於我個人跑美國線的時間真的不多,因此也沒辦法特別比較看看。
[ 實用APP ]
– Uber:雖然 Uber 風風雨雨,但對亞洲人去歐美國家來說,絕對是首選。我實在聽過太多搭當地計程車被亂喊車資的案例。Uber 真的是非常方便。
– Accuweather:我在國外最常用的查詢天氣的軟體
– 極簡匯率:簡單的貨幣匯率軟體。
– SMS Location:手機可以定位你 GPS 座標的 app,對於要去比較荒野地區的人來說記得裝。因為 google map 手機不能 show GPS 座標。
– Google Map:這是大家手機應該都有的App,超級無敵好用。
[ 無線網路 ]
無線網路我個人心得建議是:不要從台灣租用那種 WIFI 分享器,因為我之前租過除了速度慢之外很多地方也都沒有訊號。速度最快的方式根據經驗都是購買當地的 Sim 卡,一般來說都可以分享熱點。如果是要去大型(熱門)的國外城市,台灣都有在賣當地的 Sim 卡,也就是你可以在台灣當地收到 Sim 卡,然後到國外把 Sim 卡插上去開卡就可以使用,這個方式也很方便,速度也很快,缺點就是我自己覺得不算很便宜,然後蠻常不能分享熱點。還有一個方式是跟自己的電信公司開通網路漫遊,這個方式去大陸還蠻方便的,其他地方就要看每個地方的計費方案方式,通常也都不便宜就是。
簡單來說:
網路用量特大,需要速度快的:當地買 Sim 卡、在台灣透過中間商購買 Sim 卡。
只有緊急情況才會使用到網路,不太會用網路的(或是天數少的旅程):開通自己台灣電信公司的網路漫遊,平常在外不用的話其實很便宜。
一群人一同出遊:通常這樣的情況我才會建議租 WIFI 分享器,因為大家平分下來費用就很便宜,但我真的覺得速度跟收訊我個人都不能接受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