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6912

生活中不管白天晚上都會有有許多場合的光線並不夠好,今天就拿很常見的晚上路燈來做一個簡單的範例。
雖然說現在有許多街燈衍色性都已經蠻不錯了(或是很有氛圍),不過今天這盞的衍色真的是很不好的一種。
所以像這張色溫拉到了 2600k 左右(後面的商店黃燈都拉藍了),主體的顏色還是又髒又醜。

所以,我們需要閃光燈。

20120220pic03

打了閃光燈,可以發現光線變得乾淨了,物體該有的色彩也跑出來了,不過似乎哪裡還是覺得怪怪的。
就是雖然色彩補回來了,但就是很閃光燈的感覺,好或不好或許見仁見智,但這並不是我們要的。

20120220spic01

回過頭來看第一張照片,其實可以發現現場主體的光源是來自於左上方的路燈光線,
雖然我們可以透過光圈快門讓主體不要吃到這醜醜的路燈光線,但仍必須要考慮到後面商店街本身的光線。
也就是當你打了一盞色溫跟背景差異很大的光線進來,就會讓人家很明顯的發現到這個多出來的光線是很不合理的。

所以再一次回頭看一下第二張照片,如果有注意看的話 MD 右邊有些橘色的光線,
其實是跟背景光感很接近的光,當然,這些橘色的光線也是閃光燈打出來的。
因此,比較好的方式應該是讓閃光燈打出這樣的光線做為 main light 打在 MD 的身上,這樣不自然的感覺就會少很多。

為了讓背景的光線在多吃一些,可以用大光圈搭配慢一點的快門速度,這樣閃燈的感覺會變得更少。
圖三如果仔細看的話,MD 的輪廓和右邊都有點比較不一樣的偏冷的光線,
我相信這些光線也會讓人比較容易聯想到是閃燈打出來得。

同樣的,這樣打好或不好看每個人的想法。
可以在看一下第一張照片,其實要用閃光燈模擬拍出第一張照片的感覺並不難(Main light 搭配另一側反光板)。
不過這樣整張照片就有點都是黃黃的調性,也不是說不好,就覺得好像不太能突顯主體。
所以我們用了比較淡的冷色光線勾一點輪廓跟補一些陰影的層次,這樣其實感覺也挺不錯的。

閃光燈有趣的是你可以自由掌握光線的顏色,方向,以及質感。而不是只有唯一一種”正確“的打光方式。
所以打閃光燈沒有什麼對錯,只有喜歡不喜歡。因此思考如何將閃光燈結合到環境裡,是一門很有趣的課題囉。


DSC_7109

為了讓大家更瞭解閃燈融入環境的例子,再舉兩張照片來說明。這張是慢速快門搭配後簾的閃燈照片。
我相信有經驗的人看到腳的殘影就知道這樣的照片是閃燈拍出來的,但光感非常自然,基本上與環境相當的融合。

DSC_7122

而這張照片其實就非常明顯的破壞了整個環境的氛圍,因為閃燈的色溫明顯的跟環境不同,一看就知道是閃光燈。
自於這隻閃燈的用意,就是為了讓陰影變得更戲劇性一點,否則整個場景的環境光線都很平。
不過因為後面的閃燈忘了加上濾片,而當我們想拿回來加上時,媽媽的土風舞也收工跳完了。

20120220spic02

所以,弄成黑白的,就可以掩蓋掉這個失誤。我想這也是大家都喜歡黑白照的原因之一吧(笑)


想瞭解更多: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