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故事] Antelope Canyon

如果你希望那種為之讚嘆的婚紗場景,我個人心中認為 Antelope Canyon 羚羊峽谷絕對是排名前三名的地點。
不過這裡也是我認為非常非常難拍攝的一個地點,主要的原因大概是 :

1. 峽谷內空間非常狹小,因此不管是新人與攝影師與燈光的站位都非常有限。
2. 峽谷內的光線因為季節與拍攝的時間都會有所差異,且峽谷內許多地方都會有強烈的光線反差
3. 觀光人潮讓狹小的地方更難以拍攝
4. Tour 的時間壓力之下,峽谷內並沒有辦法充分的先前場勘與預判光線狀況。

除此之外,前往 Antelope Canyon 的車程從洛杉磯 LA 出發也約莫 9 個小時的車程,這也是美國拍攝的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
就是國土太大且鄰近區域變化性較小,也因此要在這裡完成一整本具有變化性的婚紗就會需要花上非常多的時間來跑路線。
從馬蹄灣、鮑威爾湖,到紀念碑谷地,或是延著 Colorado River 河找點,這過程都會比想像中要來得辛苦許多。
另外有個新人比較不會注意到的是,這一帶幾乎都是完全沒有遮蔽物的場景,加上沙漠型氣候幾乎都是陽光高照,
也因此這裡拍攝的照片都會有強烈光線與高對比的難題,也增添了這個世界聞名的夢幻場景的拍攝難度。
不過,對一位攝影人來說,這一切仍舊無法澆熄對於這裡無可取代的魅力,羚羊峽谷也是我個人認為一生一定要親自拜訪的地點。

關於 Antelope Canyon 如果你搜尋網路上相關的照片,細心一點的你或許會發現照片有些顏色非常豐富漂亮,有些則是都是單一土色係。
如果你親自走一趟羚羊峽谷,你眼前看見的顏色會是比較接近單一土色系這個樣子。
Antelope Canyon 的峽谷內變色是非常有趣的,它關係到了陽光的照入角度以及時間。
如果略懂一些色溫的相關知識的人應該都知道,隨著色溫的不同顏色的呈現也有所不同,也因此峽谷內不同的時間點進去,顏色會不一樣。
而峽谷內有光照射到的漸變也會跟單純都在陰影下漫射光線的顏色都不太一樣。
這也是 Antelope Canyon 在拍攝時最需要去思考的一個部分,跟最困難的一個部分,特別是不同的季節與時間點去,峽谷內都有不同的變化。

然而最麻煩的一點在於,由於峽谷內的基本的光線階調是由上而下的光線,峽谷內的石壁都是有一條一條風侵蝕的紋路,
也就是邏輯上的漸變的層次應該是 highlight 在上,shadow 在下,
在狹小的空間裡面如果你要在裡面拍攝人像,又需要將人物進行立體的補光,你會發現人為補光很容易就會破壞掉這個環境的氛圍。
在以往我們戶外拍攝時因為空間大部份都很寬敞,因此基礎補光上只要考慮到人物,環境多半不會受到太多影響,
但在羚羊峽谷內很多地方都只能讓單一個人通行這樣狹窄的空間,這就大大增加了人物的補光難度。
特別是,峽谷內的光線多以漫射光線為主,當你用 LED 燈,小型燈具等,都是相對較「硬」的光線而造成許多不自然的陰影。
這也是為什麼這張照片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張照片,除了豐富的色彩之外,就是補光上做了一個很漂亮的 highlight 但不破壞現場階調。
這張照片在一個非常狹窄的通道所拍攝,主角還要跨腳踩在岩壁之上,任何正面、拉高 180 度角度任何位置補光都會直接抹掉正面所有層次。
完整的保留峽谷內的所有細節,稍微可惜的是那時還沒有攜帶腳架拍攝的習慣,不然暗部一定可以有更好的表現。
我們的領隊看到照片時都十分驚喜,還一直開我玩笑說,Antelope Canyon 有很多地方都是有特別命名的 Canyon,
這裏以後就可以叫做是 Donfer Canyon 了 : P

關於 Antelope Canyon 其實可以聊很多故事,這次我以比較技術層面的點來切入這張照片,
有一部分是希望讓觀賞照片的人可以了解到一些很漂亮的照片的確跟場景本身有絕對的關係,但完成一張影像同樣需要許多的專業知識。
我相信許多人都聽過一句話「你必須非常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同樣的,許多攝影人在拍照時不過就是那 1/250 秒一下快門就完成了,但按了這一下快門背後卻是花了許多時間與歷練才得以換來這樣的功夫。
我們的工作讓我們需要不斷的增進自己的美學涵養,也要不斷的加強我們的專業技術,也希望透過文章的介紹能讓更多人了解我們攝影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