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 婚禮紀錄 拍攝中,平面的照片紀錄,以及動態的影片紀錄,已經是新人都很常見的紀錄選擇。如果從發展時間來說,平面的婚禮影像紀錄發展的時間還是比動態錄影來得更久一些,但也隨著科技技術以及我們環境觀看習慣的改變,動態錄影的發展一路以來都越來越快,因此都是一種紀錄性質的媒介,身為新人的你該怎麼選擇呢?
以下就我個人(平面攝影師)的一些觀察,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給新人參考。當然,有預算的新人兩者都選這個在今天也是很常見的,不過如果你是兩者都請,這篇也會分享平面與動態一同工作時,會注意的一些情況。
婚禮紀錄 平面攝影的優勢
平面影像的本質來說,照片總有一種決定瞬間,以及時間記憶的魔力。雖然說動態影像如果單張截圖也是會變成一張平面影像,但因為兩者的拍攝出發點並不相同,因此感受上還是有差異的。也因此說雖然我們現在可能都很習慣看串流影片,找資料也習慣到 Youtube 找看看有沒有相關的影片介紹,但可以讓你書出來擺在桌面上的,以及會讓你看著一張照片回想起某些片段記憶的,這些都是平面影像至今仍很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當然,平面影像的優點,如果從技術層面來說,基本上有以下幾點:
- 平面影像的解析度基本上來說都比較高,也就是畫質會比同時期的動態錄影要來得高。如還是主流規格的 1080p ,或是近年也算慢慢普及的 4k 影片,平面影像如今大約都是 2000 – 5000 萬畫素,都還是遠大於影片的。
- 由於平面影像是單張紀錄的,因此圖片上會有比較多的處理空間,像是液化、修膚等等(要注意的是,婚禮影像不會整場婚禮的照片都能修,但還是可以針對比較重要的照片來進行處理)。動態影像並不是說完全不可修,但如果錄製24fps的影片也就是一秒鐘就有 24 張影像,所以處理起來就是非常的麻煩。
- 與第二點相同,由於平面影像是單張單張的紀錄,因此比較能透過閃燈來進行現場光線的調整與處理,特別是台灣不少室內空間的光線複雜,所以總體來說,平面影像所紀錄的照片在光線的處理上都會比較好。但這部分,在一些光線設計優良的場地,或是戶外自然光式的婚禮,差距就會變得很小(或是沒有)。而如今雖然持續性光源,也就是錄影團隊也都會有自備燈光,但以現階段(2022年今天)持續光的出力與價格來說,還是尚未能取代閃光燈在一些時間點的可用性。不過這一點,都會隨著時間與科技的進步慢慢的越來越沒有差距。
- 平面影像在單人作業下,能拍攝到的角度跟速度都比較多也比較快。因為一段對話中,對於平面照片來說連拍可能就是嘴型的不同,但錄影的影片就必須要錄製完完整的片段,同時間下平面攝影師可以移動與切換鏡頭來拍攝不同角度或焦段的照片。也因此你可能會發現,平面攝影師不少都會是單人作業,但動態錄影師雙機到三機的機率都很高,這也包括到剪輯上的一些需求。
婚禮紀錄 動態錄影的優勢
動態的優勢其實相當的明顯,就是除了是最完整的紀錄外,也能紀錄到平面影像完全無法紀錄到的聲音。加上現在一些運鏡與剪輯手法,如果要能做出一隻吸睛的片段,動態影像在這一點可以說是完勝平面照片的(平面影像最多就是音樂搭配照片變成 slideshow 這樣)
因此動態的優點基本上有:
- 紀錄的完整性,以及有聲音的記憶,因此你能夠知道當下你說過些什麼,親友們的歡笑聲等等。
- 若以現在多數人的觀看習慣來說,影片已經逐漸取代平面的照片,會動的影像加上聲音音樂會讓人比較有想看下去的興趣。因此動態影像的 SDE 服務在婚禮中算是一個很強很有感染力的一種紀錄表現方式。
當然,兩者都能夠透過工作者本身的表現手法來分別達到不同紀錄性質的美好,可以說單就紀錄上是都有優點,兩者都能請自然是最好。但如果你只能選擇其中之一,可以思考如下的幾件事。
先思考自己婚禮籌劃的內容是比較屬於哪一種性質的。有一些新人的婚禮是比較靜態的,就是邀請親朋好友來吃吃飯,閒話家常,本身也沒有安排太多動態的活動,在這樣的狀況下平面影像的優勢會比較多。相反的,有些新人的婚禮是很熱鬧的,譬如還有唱歌、跳舞,或是有很多感人的致詞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平面影像比較難去做到完整詮釋的,這時候其實動態的紀錄會有更鮮明的記憶。接下來就是想想在不在意平面優點所提到的那四點,還是會比較希望自己能有個有聲音的回憶。
同時請了平面與動態,該注意什麼事
當然各有優點的兩種紀錄方式,都請是很完整的一種作法。在我自己合作過一些很棒的錄影團隊來說,兩方在配合上都能在一場婚禮上紀錄到很好的作品。不過,新人也一定要能了解,「紀錄」要能夠豐富與多元(多角度),一定就需要「時間」跟「空間」。
也因此當一個空間中同時有平面攝影師以及動態錄影師,特別是動態錄影師可能有雙機或三機的定點拍攝時,那麼拍攝的過程中自然就很難做到完全自由的移位來改變紀錄位置。所以如果你打算兩者都請,那麼請記得在拍攝前溝通時要告知你的平面攝影與動態錄影,讓他們先知道會有另一組拍攝團隊在現場。另外,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拍攝團隊有一些特別的需求(譬如說已經有訂好了哪一個時間要特別去拍攝什麼),也可以提前告訴另一組拍攝團隊。
以實際工作經驗來說,如果有另一組拍攝團隊在,我自己能拍攝到的畫面一定是會被限縮的。因為會有一些角度不是能直接移動過去(會穿鏡),另外,焦段的選用也都是盡量以中焦段保持一定距離為主。而像是動態有時會需要用穩定器拍一些跟著移動的鏡頭,難免會貼的比較近時,平面能做的就是等移開後再拍,或是透過濾圖與後期裁切畫面的方式來避開動態的人員。而動態攝影如果有多機位拍攝的話,基本上也能透過剪輯把平面穿鏡的畫面給剪掉。
所以平面與動態都請,兩方都會比較難拍到 100% 完整的畫面在,但如果能相互溝通與讓出拍攝空間的話,其實雙方都能給出 90% 的表現,而新人也能夠獲得平面與動態兩種不同優點的紀錄畫面。當然,由於不同團隊的拍攝手法不同,溝通不良或是拍攝互相干擾的狀況也不是沒有,這部分其實要講也挺複雜的,因此新人要記得多做一些功課,或是問問你已經決定好的攝影團隊,有沒有推薦的人選。
最後,身為一位平面婚禮攝影師,很常都會有新人來問我要不要請動態錄影的相關問題,而我自己的看法與想法也都分享在上面,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Donfer
東法